- 計畫年度 : 102年度~104年度
- 主軸名稱 : 【主軸二】 通識教育課程之整合與分享-區域特色推動
- 主辦學校 : 南華大學
- 舉辦地點 : 南華大學
- 日期時間 : 2014-09-13 00:00:00
執行成果:
這學期本「攝影學」課程的進行,依照公民素養融入專業課程的兩個基本能力面向為原則,一、「技巧能力」,在本課程中是指對於攝影原理的理解與運用、對於取景構圖的能力以及對於光線與色彩的敏銳度,在教室裡透過課堂說明與校外的外拍練習實作,以促進學生對於基本操作的熟練度。學生經過課堂上的學習後,大多發覺攝影確實含有很多需要學習的知識,有些同學在做攝影經驗分享時說到:「原來攝影並非只是隨意按下快門的簡單動作而已,他需要對於攝影對象的人、事、物投入相對的情感,完全的融入情境,這樣才能夠產生充足的靈感和意念,也才能夠捉住影像的靈魂和生命」,這樣的表達內容引起了同學們的關注,於是我試著做一個簡單的調查,發現有些同學也有同樣的體悟,但仍有些同學還尚未有這樣的感覺經驗,後來我請同學們談談他們自己的作品,經由我的問題引導,他們慢慢的就能理解裡面的涵義,就像詩人要寫一首感動人的詩,作家要寫出引起共鳴的文章,基本上自己要能夠先感動自己,那麼當別人閱讀你的文章或影像時也才能夠感動。同學們能在此一觀點上有所進展是令人欣慰的。二、「鑑賞能力」,在本課程中是指學生能夠獨立地對於攝影作品提出影像意涵與美學觀點,並藉由此一課程正可培養同學於專業技術的學習中,更可獲取對人、環境與自然的反思,形成獨立性的洞察與見解。本課程經由老師的說明與同學們的參與討論後,決定了幾個共同外拍的地點,目的是要訓練同學能夠對於所拍攝的場景內容發覺現象與問題,藉由攝影將社會的情感、關懷、失落、變遷等各種議題及現象發掘出來,並於課堂上藉由同學們的討論進而提出相關的觀點。藉由照相機的特性所產生的影像,易於將相關的議題聚焦,亦可從不同的觀點觀察,而產生不同的意象與表徵。經由我的觀察,同學們對於能夠走出校園,一方面能夠在戶外上課而感到愉悅,上課精神特別起勁,另一方面能夠對於社會文化、社會現象及相關之公共性議題有更深刻的觀察與體驗,於是更容易掌握攝影的目標。最後藉由影像的共同閱讀與討論,同學們對於議題的發掘、省思以及建構解決方案等,均有明顯的進展,有同學發表說:他以後要藉由影像拍攝與發表以喚起社會對於相關議題的關注,這是本課程的重要目的,也是令人感到欣慰的。
Severity: Notice
Message: Undefined variable: press_release
Filename: zh_tw/result_form_content.php
Line Number: 76
Severity: Notice
Message: Trying to get property of non-object
Filename: zh_tw/result_form_content.php
Line Number: 76
Severity: Notice
Message: Undefined variable: press_release
Filename: zh_tw/result_form_content.php
Line Number: 77
Severity: Notice
Message: Trying to get property of non-object
Filename: zh_tw/result_form_content.php
Line Number: 77